汽车出行
投资界全方位播报投资界汽车出行行业相关话题,全面解读投资界汽车出行行业投资、融资、并购等动态。
一年净赚127亿,但为保住利润,魏建军还要拼
2024年末,长城汽车存货余额占汽车业务收入下降至14.5%,但仍处于较高水平,未来仍需进一步控制存货风险,避免过度扩张而加剧库存积压。造车新势力期中考,「学霸」又换人了
随着极越、哪吒等品牌相继倒下,目前仍在市场上保持活跃的新势力已经不多。留下来的品牌,只有跨过全面盈利的关口,实现资金的正向循环,才有机会参与下半场更残酷竞争。60天账期,难终结车圈内卷?
汽车行业原本有序的价格战,已经在几年时间里逐步滑向失控的边缘。“60天账期”为遏制价格战而出现,但是否能真正引导行业进入良性循环,则有待观察。华为工程师卖毫米波雷达,年入3.48亿,港股上市
一些自主品牌车型在15万元以内区间就标配了“1前向+4角”的毫米波雷达组合,实现L2级辅助驾驶功能。这种“1+4组合”随着电动车渗透而大范围推广。阵痛中的二手车市场:新车降价倒逼转型,出海或成突破口
相较而言,当下新车降价的影响只是阶段性的阵痛。“随着新车价格趋于稳定,未来二手车价格也会逐步趋于稳定。”傅强说。「安全」成汽车新竞争锚点,儿童「安全」座椅的新机会?
随着政策层面的推动和公众对用车安全重视程度的进一步提升,不管在私家车还是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出行场景中,儿童安全座椅都有望成为“标配”,进而提升普及率,激活儿童安全座椅市场的增长潜力。19.58万元起售,跨时代的AI汽车小鹏G7正式上市
小鹏G7 Ultra首发搭载3颗图灵AI芯片,是全球首颗同时应用在AI汽车、AI机器人、飞行汽车的芯片。新造车半年报来了,厂二代集体反扑
即便新造车的地位逐渐稳固,但大多数的家底还不如传统车企,在这个情况下,一旦传统车企反应过来,那些厂二代的地位也开始后来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