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展
车展最新资讯,投资界全方位播报车展相关话题,全面解读车展投资、融资、并购等动态。
上海车展四十年:中国汽车的大江大河
40年弹指一挥间,恍如隔世。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而透过上海车展看到的世界汽车江湖,已然掀起一片一片新的潮流。雷军的第一款SUV消失了
对行业而言,小米的隐忍提示了一个更深刻的逻辑:当电动化进入深水区,唯有兼具技术耐力与战略定力的玩家,方能穿越周期,成为终局赢家。在上海,国产芯片被车企「哄抢」
“卷”是所有汽车厂商的共识,到来汽车芯片领域这方面更为明显。有芯片厂商感慨:“汽车领域,是典型的既要、又要、还要的领域。”由于芯片的投入极大,在出货量不够大的时候,往往会出现投入产出比不对等的现象。2025上海车展的三个关键词:辅助驾驶、性价比,AI生态
今年上海车展规模和受关注度依旧,车企宣传少了喧嚣与“火药味”,呈现智驾“去泡沫”、聚焦性价比、AI融合等特点 。上海车展的「老头乐」,又升级了
当都市精英还在争论“自动驾驶是否颠覆出行”时,县城女性已用其“个性需求”,书写了一套独特的消费哲学:在有限预算内,实现最大化的功能与情感满足。消费真是降级了,巴黎车展都开始接地气
买车和卖车的链条背后,是经济的集中反映,经济在变化,需求也在调整,企业不得不按需卖车,不管什么车,毕竟活下来,才有后路可言。五一北京最热闹的景点,挤满了看不懂的人
比起车企们卖力宣传的智能座舱和科技感十足的“AI大模型”,来车展citywalk的观众似乎对精心设置的品牌周边更感兴趣。五一北京最热闹的景点,挤满了看不懂的人
被流量高度笼罩的北京车展,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喧嚣热闹的“网红”身上,而新车和技术本身反倒成了配角,“看车”似乎已经不是逛车展的唯一目的。北京车展:车模都去哪儿了
北京车展前几日,周鸿祎高调宣称要卖掉自己的迈巴赫,改换国产新能源汽车,引发一众车企排队送车,也顺势从科技大佬跨界成了顶流“车评人”。北京车展:比价格战更卷的是流量战
对于各家车企来说,要想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根本途径还是在电动化、智能化等多维度提升产品价值,才有可能打赢这场淘汰赛。流量狂欢下,我们忽视了哪些北京车展真正的变化
正如他们经常在公开场合所说的那样,汽车的流量固然重要,但产品和服务更重要,应该要在产品和服务上卷,来打动消费者。中国车企,正在用降价杀死自己?
在这之前,大家首先要做到的便是要对关键技术进行持续投入。这不仅需要企业拥有足够高的战略眼光,还需要企业获得合理的毛利率。当车展真的只变成一个「流量池」
事实上,很多汽车公司也都有自己的“之夜”系列品牌活动,参与车展无非是真金白银的去支持展览这种业态。在以上这样的背景下,车展作为一个新车亮相、产品展示、技术交流的实体场景,其意义真的变得越来越小了。宝马不给冰淇淋这件事,「教会了」中产怎样逛车展
为了吸引新的潜在客户,老车企新车企都在挖空心思想把展台变成网红打卡点。同行都感谢宝马,盘活了这场本来只是圈内狂欢的营销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