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小米最新资讯,投资界全方位播报小米相关话题,全面解读小米投资、融资、并购等动态。
小米投资汽车电子芯片研发商「鸿翼芯 」
鸿翼芯专注于汽车电子芯片设计,特别是动力总成和底盘芯片领域,正在研发多款车规级芯片,并与国内外知名芯片生产及封测企业合作量产芯片。小米「瘦身」,人均年薪51万
卢伟冰在业绩发布会表示,2023年,小米集团预计研发投入会超过200亿元,预计五年内(2022年-2026年)会超过1000亿元。小米扔掉了折叠屏这块遮羞布
在3月24日晚的小米四季度财报电话会上,首次出席的新任小米总裁卢伟冰却只字未提折叠屏计划,认为“在短期内,我们可能会面临一些压力。但从长远来看,我们不太担心竞争。”业绩仍未「解冻」,小米求稳
稻盛和夫曾说“低谷期艰难痛楚,但它可以成为企业再次飞跃的台阶。”小米的前两次低谷都验证了这句话,这次,小米能继续飞跃它的低谷周期吗?一年少卖4000万部手机,小米急了
无论是主营业务要利润,还是靠造车重塑小米的估值体系,正如雷军此前内部信提到的,2023年小米处在新阶段的起跑线上,关键词是“稳健推进,蓄势待发”,要为未来5-10年的长期发展打基础,同时为未来2-3年...雷军之后,余承东也不想给年轻人造车了
当做低端车也能赚钱之际,对于想要在终局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华为汽车而言,余承东“不做20万以下车”的宣言,或许也不是不能改变。宣布造车23个月后,小米过得怎么样了?
虽然小米宣布造车后,行业关注度居高不下,几乎一步一个热搜,但实际量产要等到2024年上半年——彼时的电动车市场会如何,难以预测。为什么在如此巨大的未知数面前,小米仍要坚持造车?升级USB接口的小米,估计在琢磨AR眼镜呢
继小米之后,相信未来也会有更多手机厂商进行跟进AR项目,通过技术再次带动新款手机和AR设备的销量,为萎靡的手机市场打上一剂“强心剂”,成为下一个增长点。小米「唢呐」卢伟冰的新剧本
经过几年怒怼友商的历练,卢伟冰在制造话题和吸引流量上显然已驾轻就熟,但他能否真正可以稳住和增强小米的基础性的手机业务,令老板雷军能够心无旁骛地投身于造车事业,时间很快会告诉我们答案。小米和菜鸟投了一个智能快递柜,5000万
随着我国快递业务量的高速增长,箱递率迅速提升,形成智能快递柜3—5倍缺口,中国快递业的高速发展为智能快递柜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辉羲智能完成天使+轮融资,顺为资本和小米集团联合领投
辉羲智能致力打造创新车载智能计算平台,提供高阶智能驾驶芯片、易用开放工具链及全栈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助力车企构建低成本、大规模和自动化迭代能力,实现优质高效的自动驾驶量产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