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有野心的AI浏览器都想成为新的操作系统
目前许多 AI 浏览器产品,在核心技术层面(至少在用户可感知的层面)显得高度同质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现有的基础模型能力。Sam Altman说,大学生们倾向于将AI视为一种新型的“操作系统”。该花花,该赚赚,腾讯加大AI投入,然后毛利还破千亿了
腾讯还是那个腾讯,该花花,依附自身生态的投入没有手软,但该赚还要赚,在所有人都谈投入的时候,利润依然保持的不错,这种节奏在今天会让投资者对它继续感到安心。硅谷风投们不满足只做个VC了
面对AI对资本规模、投入周期和产业理解提出的全新要求,VC们必须自我革新,传统的打法看起来有一天终究会难以为继,如何找到更灵活、更强大的姿态,主动进化,已经是今天还有野心的VC们必须思考的课题了。买不下90亿的Cursor,OpenAI怒砸30亿拿下Windsurf
AI编程赛道竞争激烈,OpenAI拟30亿美元收购Windsurf卡位开发者入口,Cursor靠“氛围编程”获高估值,未来发展面临诸多考验 。关税阴影下,苹果与亚马逊谁更「扛打」
亚马逊受关税冲击最直接、对经济最敏感的核心零售业务,在本季度经受住了考验。这正是当前市场重新评估亚马逊时最为看重的指标。而苹果在这方面未能给出同样令人信服的表现。OpenAI继续商业化狂飙:要靠Agent 5年赚1750亿美元
2025年被视为agent元年,OpenAI大力发展agent,视其为新增长引擎,预计2029年相关业务收入可观,同时在探索多样商业模式 。只靠MCP和A2A还带不来AI Agent的大繁荣
“AGI的发展现在进入了智能体的阶段,与聊天的机器人和有一定推理能力的AI阶段相比,智能体终于跳出了点对点的封闭阶段,商业化的应用真正开启它全新的序幕。”微信,OpenAI和Kimi想一起去了:大模型的尽头依然还是社交平台
这究竟是技术演进至深水区的必然延伸,意在用AI彻底重塑人与信息的连接方式?还是在烧钱的焦虑和商业化的压力下,一场向经典互联网模式的“无奈回归”?头部AI都「认」了的MCP,究竟给开发者带来啥实惠了
像浏览器扩展API改变了网页交互一样,MCP正在为AI模型提供一套标准化的方式,与现实世界的数字工具进行协作。MCP有潜力成为提升AI在具体业务场景中实用性的关键基础设施,促进AI与现有软件和工作流程...「开源王者」Llama4,却让DeepSeek们松了一口气
4月5日,Meta发布Llama 4系列开源模型,含三种模型,介绍其技术亮点与创新,但其表现被指未达预期,发布时机也引发行业讨论 。硅谷流行的Vibe Coding,已经被小学生们实现了
2025 年,AI 原住民崛起,如 10 岁男孩 3 分钟用 AI 做 PPT 等。他们自然使用 AI,AI 教育也在走向主流 。不怪朱啸虎「撤退」,具身智能其实已经不存在「天使轮」了
在朱啸虎从财务角度批评今天具身智能的泡沫的同时,这个行业的投资动作其实已经不再是过往移动互联网所理解的“天使轮”。至少三家硅谷头部 VC 向 Manus 发出投资邀约,或将用「HeyGen 模式」出海
过去的两周 Manus 核心团队至少有两人在硅谷与风险投资机构密集接洽,硅谷头部的主流基金中至少有三家已对 Manus 团队表示了明确的投资意向,而 Manus 团队可能并不会接受其中的所有投资邀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