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缝合,又一个「万亿」之城来了?
回顾珠三角产业发展历程,一轮又一轮产业创新,让珠江东岸不断成为熊彼特式“破坏性创新”的发生地。这一次,伴随深中通道跨江向西,低空经济能否扣动珠西产业重构的“扳机”,形成新的内生动能?准万亿之城冲刺,复制常州?
即便在其重点发展的储能、风电产业领域,目前温州相比国内其他先发城市仍然差距不小。处于产业转型调整关键期的温州,要如愿实现“二次创业”的更高目标并非易事。东莞:「制造美学」起手式
眼下,“工业空心化”问题正悬于中国城市头顶。当别的城市思考如何稳住工业底盘,东莞的命题则是,作为唯一一个制造业占比超50%的万亿城市,不缺制造,亦不缺经济数据,缺少一次让外界意识到“东莞制造其实很美”...北方第三城,还在死磕「造车梦」
近日,青岛出台《青岛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力争整车产量达到40万辆。参考2023年新能源车产量数据,如若实现目标,青岛...冲刺千万人口,北方省会拼命「抢人」
最新一个加入争夺的是济南,作为省会城市,济南拥有52所驻济高校。山东2024届高校毕业生总量超过80万人,驻济高校毕业生规模也创下新高。又一条跨国铁路来了,这个经济特区即将「起飞」?
短板也是潜力,正在建设中的中吉乌铁路有望推动喀什打好特区的流量基础。而在大规模流量聚集之前,喀什已经显露出加工业发展的可能性。城市低空经济:谁在领跑,谁在崛起?
新兴产业发展不能一拥而上和盲目跟风。于后发城市而言,需要在低空经济产业链中找到自身比较优势,并充分融入产业链中将优势放大,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逐中实现城市逆袭。第一座对泼天流量说「不」的城市,出现了
在热度发酵一周多时间后,5月20日,菏泽南站发布公告称,考虑到高考、中考等,将不再举办各类文娱活动。直播顺势被叫停,短视频平台上,多名在菏泽南站直播的主播也陆续遭到封禁。粤苏渐近,豫鄂进位,谁在提速赶超?
从一季度看全年,重庆、吉林两座传统的汽车重镇都实现了“开门红”,汽车产业转型也取得积极成效,而全年能否继续狂飙突进,也更加考验着传统支柱产业的转型,以及新兴产业的支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