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替代
国产替代最新资讯,投资界全方位播报国产替代相关话题,全面解读国产替代投资、融资、并购等动态。
时钟芯片:电子系统脉搏的国产化挑战与机遇
时钟芯片存在于几乎所有电子系统当中,承担着整个电子系统“脉搏”的重要角色,目前国产化率仍较低,且替代门槛极高。本文分享了时钟芯片的主要功能、下游应用及未来发展机遇,期待时钟芯片在政策支持和AI浪潮下国...PE如何投「国产替代」
至少在未来5-10年,中国制造业的很多领域,都需要通过模仿、追赶全球顶尖技术发展起来,最终实现赶超,这也是中国企业较为擅长的发展路径。持续助力国产替代,中博聚力投资半导体自动物料搬运系统领军企业-成川科技
AMHS系统作为半导体生产的血脉生命线也面临着卡脖子风险,国产替代已经成为很多晶圆厂的切实需求,晶圆厂采取的行动包括开展对国内厂商的技术评估,提供小范围的Demo测试机会等。在技术能力不断提升的前提下...阿迪达斯业绩回暖,依旧挡不住被国产替代
国产品牌最迫切的是保住营收增长、稳固业绩“老大”的地位,才能在高端化上徐徐图之。尤其是阿迪达斯、耐克在国内市场的业绩有了复苏的迹象,在国内市场未必没有翻盘的可能。宠物经济:情感的尽头是生意
伴随着需求端“它经济”崛起、外部政策支持、资本青睐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对宠物行业商业模式及服务模式的改变,整个行业正迈向高速发展期。半导体千亿估值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半导体投融资的逻辑变了。数据表明,半导体相关的公司从2015年的700多家飞速发展到了2022年的3200多家。然而,疯狂增长的数量带来的结果是,市场的小、乱、散。光刻胶:揭秘中国为什么要突破这个卡脖子难题
作为支撑5600多亿美元芯片市场的重要耗材,光刻胶市场规模仅占芯片市场的1%左右,却是实施芯片制裁的最佳工具。通信芯片公司「芯迈微半导体」完成Pre-A+轮融资,创世伙伴CCV领投
蜂窝通信芯片国产替代市场广阔,5G物联网及车联网市场尚处蓝海,市场年复合增速位于半导体行业前列。700起融资背后,医疗器械投资逻辑正悄然改变
对医疗器械企业来说,创新并不能躲避集采的风暴,但创新能保证自身能不断研发出新产品,有了创新产品才能在集采冲击中保持战略定力,让集采杀价的节奏跟不上产品创新的步伐。中国半导体设备供应商的2022
2023年是半导体设备行业挑战与机遇并行的一年,内忧外患之下,国产替代紧迫性进一步提高,半导体供应链自主可控战略意义重大。强一半导体完成D+轮融资,联和资本、复星创富联合领投
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3D MEMS探针卡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强一半导体主要从事研发、设计、制造和组装半导体测试解决方案产品。一针难求的HPV疫苗,像极了曾经的PD-1
我国最早的HPV疫苗要追溯到2016年7月,葛兰素史克(GSK)的二价苗“希瑞适”成为第一款进入中国市场的HPV疫苗。像搭乐高一样搭芯片:风口上的Chiplet,能否带来下一次芯片革命?
芯片巨头、创业公司纷纷下注。也许,Chiplet也很难让中国芯片“弯道超车”,但把握住这次历史性机会、加快国产芯片之间的开放合作,将有机会形成一个完全不同于海外巨头的芯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