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代言人选择刘昊然,不仅是粉丝经济那么简单
从最初的问答社区到现在面向大众的普惠知识分享平台,知乎的品牌进阶之路一直以产品升级为导向。而这家始终保持专注、认真的互联网品牌,为何把品牌代言的第一次给了刘昊然?又是如何达成这波“海陆空”式刷屏效果的...信息时代的两极:重数量的百度,重质量的知乎
但凡观看世界杯的人想必都在央视看到了知乎的广告,有意思的是,知乎将广告主题定为了“有问题,上知乎”,这不禁让人想起了百度已经使用了13年的广告语“百度一下,你就知道”。知乎大学诞生,“慢船”知乎继续航行
知乎大学现在并不用过分承担知乎商业变现的诉求,知乎大学事业张荣乐也指出,在整个知乎体系里,广告收入的增长速度非常可观。但如果长远布局的角度来说,知乎大学现在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将会决定知乎以什么样...周源知乎盐Club演讲:构建智能社区服务知识普惠,AI成知乎新引擎
在信息与人的连接上,知乎通过AI产品“问题路由”为潜在回答者快速匹配感兴趣的问题。近期,知乎还将升级“问题路由”,提升其智能程度。不要把知识付费做成一锤子买卖
“很多平台把‘知识付费’简单粗暴地理解成了‘用户出钱买知识’,做成了一锤子的买卖。我觉得知识付费最大的成本不是用户出钱,而是出时间。”开完美食店又开酒店,知乎“不务正业”为哪般?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意识到,曾经略显严肃的知乎悄然转变,变得更多元、有趣,表明其积极拥抱年轻人初具成效。知音体、历史盲、仪式控…为何《舌尖3》会遭遇如此多口诛笔伐?
《舌尖》作为顶级纪录片IP的余威犹存,章丘铁锅的天猫销量,同比增长了近6000倍。2011年才创建的纪录频道,借次年《舌尖1》的的效应,2013年广告收益突破5亿;《舌尖2》的硬广收入就达到了8900...信息自助餐时代,知乎如何在过载与过滤之间破与立?
几年前,“知乎的商业模式”这一问题下,还有图书出版、线下活动等杂七杂八的回答。而今随着知乎市场开放、内容形态扩张,知乎的商业模式已经比较清晰了:知识付费和信息流广告,成为主要的营收来源。高烧退去,知乎的旧学问与新引擎
5月,知乎上线“知识市场”Tab,其中汇集了知乎Live、知乎书店等主要“付费”服务形态,之后又推出免费音频功能“每日新知”和付费音频课程“私家课”。为什么说知识经济同样需要“可持续发展”?
从大众的维度来说,知识付费还是一个新鲜事物,但它背后蕴含的合作、开放和信任的关系,必然会对社会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带来影响。知识付费竞争进入白热化,焦虑与渴望升级
而随着用户付费行为趋于理性,用户对于内容的选择更为挑剔,用户流量向头部内容进一步集中,知识付费平台竞争加剧,从业者进入壁垒提升,尾端的内容生产者出局。“死”过几次的A 站再次复活,一家靠知乎来拯救的破站?
虽然B站已经傲娇地表示不再把A站作为竞争对手,但国内提到弹幕视频,仍然离不开AB两站。在B站估值越来越高,广告投入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一些广告主难免会把关注点转移到A站上。知乎之变与不变:从个人知识分享到开放机构号注册
就在近日,知识平台知乎宣布开放机构号注册,并将其原名“机构帐号”改为“机构号”。今后,具有正规资质、合法合规的组织机构,均可通过知乎首页的机构号注册入口,直接注册开通机构号。微博、知乎、今日头条打响第三次内容大战,你站谁?
第三次内容世界大战中的微博、今日头条、知乎三内容巨头之间虽然有着明显的竞争关系,但是彼此之间的模式不一样,护城河也不同,这无形之中也将导致内容行业的裂变。暗涌的知识市场,知乎不再是那个慢公司了?
有人说,新设了“想法”和开放了机构号注册的知乎越来越像微博甚至今日头条了,其实,知乎还是那个知乎,只是动作更快,平台属性更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