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为什么口腔护理最有机会摆脱低价和内卷?
首先是新规明确要求产品备案,相当于提升上市门槛,这增加了企业的责任意识,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无证、无序、无良生产的情况。2024年美妆行业引人深思的六大「怪现象」
当一个行业处在高速发展期的时候,总是无序且混乱的,而整个世界也总是在这种“由乱到治再到乱”的往复循环中螺旋前进。只要我们不对所有的怪现象熟视无睹,那它们就终将只是支流。2025美妆科研十大趋势,增长点都藏在这些细节里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最新科研方向中,有许多都是近年“诺贝尔奖”获奖成果,甚至有一些美妆企业已经先诺奖一步开始在生命科学、再生医学等核心技术领域布局,在更高维度获得科研灵感。「抽象」是美妆直播间新一代流量密码?
在流量驱动的大环境下,美妆品牌需要不断创造新内容、提高直播效果并平衡流量与质量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品牌也可以尝试结合“抽象”等流行元素来打造独具特色的直播风格和品牌形象。然而,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和策...起底2万+肽类护肤品,「芯片」卷向何方?
总而言之,不管是AI入局还是“绿色化”驱动,都在预示着肽类成分行业还将有更多可能性。正因此,不少业内人士预言,2025年肽类成分和产品的市场竞争还会进一步加剧。可喜的是,在这个具有“确定性”增长趋势和...拿证也卖不动,美容仪还能否「起死回生」?
对消费者而言,也需要正确认识到家用美容仪无法达到医美般“立竿见影”的效果,安全使用、长期坚持,才能在日积月累后看到效果,这依旧需要一个较长的市场教育过程。美白市场「神仙打架」
在这一大背景下,健康白、分肤美白、敏感肌等更加细分需求被看见。因此,品牌在成分应用上可以针对中国皮肤需求做更多事情。美白领域的头部企业几乎都以切中某一细分需求来做研发。扎堆上新,外资洗护品牌上演「大反攻」
综合这些品牌上新的新品来看,外资企业对洗护产品的认知早已从基础功效上升到进阶式头皮护理、发质护理等,并且纷纷针对中国市场与中国消费者发力,进行产品专研,与中国消费者深度绑定,维系与中国消费者之间的关系...1-10月,美妆市场出现了三大意外
从渠道上来说,正在持续向头部集中;从品类上来说,护肤、彩妆仍然是拉动增长的主力,小品类及周边产品正面临激烈洗牌;与此同时,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创新已经在酝酿和尝试。美妆科研开启 AI 竞赛,哪些领域将被颠覆?
虽然目前AI模型还只是美妆科研的一个辅助工具,但可以预见的是,未来随着更多企业的入局,以及AI自身的加速迭代,会有更多实际成果应用到美妆领域。连降4个月,美妆行业紧急叫停「价格战」
具体到美妆品类看,2024年前9个月美妆品类在淘天、抖音和京东三大主流电商平台的总GMV共3869.85亿元,同比去年下滑3.5%。砸2.35亿种草,美妆决战「史上最长」双十一
足以见得在行业的持续内卷之后,消费者对于品牌大促机制的期待值持续被拉高,这也将品牌几乎“逼入墙角”。在近年来研发、营销等费用持续拉高的情况下,品牌的销售空间又持续被压缩,这并不利于行业总体运行生态的健...被质疑没「高端基因」,联合利华美妆能否靠换帅翻盘?
现如今,已构建较为完备品牌组合的联合利华,也在中国市场有明显发力动作。例如近两年,Hourglass在中国线下渠道开启疯狂扩张,登陆上海、成都、武汉、重庆多个一二线城市;Tatcha则将2024年视为...最高市值超480亿,哪些美妆公司吃到了牛市红利?
此次股市大涨,一方面有助于给企业提供资金去加大研发和市场投入,另一方面红红火火的一级市场更是刺激消费、带动消费热情的强心针。尽管牛市是否可持续还很难说,但大家能够达成共识的是,国家提振经济的中长期战略...奢侈品全球「凛冬」已至,高端美妆还会好起来吗?
“人们仍在购买高端和奢侈品,但目前面临各种经济压力,美妆品牌需要更加努力,才能证明他们应该支付更高的价格。”一位业内人士对《FBeauty未来迹》表示,“这其中有软性的部分,比如品牌艺术人文、包容性、...全球美妆人事变动潮为何如此猛烈?
从历史的长河中看,人事变动潮往往是行业发展的“阵痛”,这也标志着上一市场阶段的结束,新阶段的开始。在这个越发成熟的市场当中,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需要在逆境中摸索出前进的方法。跨国美妆巨头们困于「高端」,做了哪些集体努力?
总结来看,面对动荡的全球市场新周期,无论是在组织架构、人员变动还是战略方面的新调整,跨国美妆公司们正集体来到了“做好生意、稳中求进”的阶段。而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同时提高市场灵活性,它们才有可能在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