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块一小时,也养不活共享充电宝
共享充电宝的盈利逻辑是成立的,但前提是玩家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坚持到最后。共享充电宝从当年的风口上坠落,如今进入了一场耐力赛。共享充电宝越来越贵,背后公司却越来越穷:钱去哪儿了?
共享经济刚诞生的时候,充满着“便利”“人性化”的高尚感,转眼间却纷纷沦为价格刺客、服务洼地。变化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或者说一切馈赠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充电宝刺客来了?有的归还后还扣99元,有的每小时收费10元
近日,话题#共享充电宝刺客#登上热搜,有网友反映称,自己在正常使用完共享充电宝并归还后,没想到2天后却收到扣款99元通知;这种案例并非个案,还有很多消费者都投诉称自己被共享充电宝“割了韭菜”。2022年,我为什么骑不起共享单车了?
如果共享经济一直没有独立的盈利模式,运营者想要留住用户,就只能用亏损来换取使用频次,那么它本质上还是烧钱为其他业务引流,是互联网巨头们的“婢女”。2022年,共享单车自由也快没了
过往的烧钱大战不可能持久,行业恢复理性的同时,用户也要为相应的服务买单。双方磨合之下,性价比和高品质服务会留下,噱头与恶意竞争也自然会淘汰。共享游戏机生意是「钱」景还是「陷阱」?
从眼下的整体投放量来看,共享游戏机尚处于早起阶段。但从某个角度来看,眼下共享游戏机的涌现,像极了曾经的共享按摩椅。为什么你手里的共享充电宝越来越贵了
抛开互联网项目的外包装,同质化、烧资本、高运营、提价快的共享充电宝本质上仍是一门生意,抢下核心商圈的核心位置,地推铺满大街小巷后,下一步该怎么做?深陷泥潭的共享充电宝们是否还有拿得上台面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