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掉铁饭碗,我在大厂做「刺儿头」
我不是不会隐藏自己的情绪,这个技能在我第一份工作中已经练得很好了,但我放弃了稳定的公务员生涯,不就是为了还自己一个自由吗?辞掉月入4K的国企工作,我在泰国逆袭成中产
这不是一个简单地逃离“内卷”的故事,中国企业出海的大背景下,个体如何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从而获得一种创造财富和实现价值的新路径。95后医学博士:我在小红书卖耳环,没当医生不后悔
正畸热之下,有市场就会有财富。名校正畸科博士毕业,小黎找工作可以称得上容易。但她却放弃了这条看似铺满财富和声望的职业道路。她的判断是,这一行赚钱并没有想象中容易,而且最重要的是,做正畸医生不符合她的兴...95后温州小伙:迪拜创业年入百万,没攒够结婚钱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迪拜除了豪,还是豪。但在迪拜生活4年后,李大卫深感自己的收入水平,仅仅是“刚刚好”。当老公赔掉30万之后
很难说清,漂在北京的妙妙和留在县城的小艾间,到底谁选择了人生困难模式。当稳定感和机会无法兼得时,关键时刻的选择就显得如此重要。但如果把时间线拉长一些,与自己和解似乎也没那么难。90后俄罗斯女生:在中国大厂,赚够了老家买房钱
中国互联网公司这种工作状态很常见,大家早就习以为常,只不过有人看到我一个老外和他们一起加班会感到奇怪。这才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谬误并不是完全不着边际的想法,相反,它们通常看上去既可信又符合逻辑,但却总是有所缺失。在经济政策中,谬误层出不穷,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小到住房,大到国际贸易。大厂汇报流程都嫌烦,关键时刻能救命
很多人说起大厂的弊端,往往会提及各种复杂的汇报审批流程,但是,这属于一种你又恨它又干不掉它的东西,因为它是一种保护机制——所有人都可能犯错误,所以需要纠错机制。借《知音漫客》休刊,我跟一位漫画家聊了聊他的活法
漫画可不只是画画,而是用画面讲故事,用故事创造角色。你如果想到一个漫画家能立马想到他的作品和里面角色的名字,那他肯定就是名副其实的漫画家。当大厂出来的中国老板碰上坚决不卷的越南打工人
他在互联网大厂工作了12年,习惯了大厂的方法论与工作节奏,习惯了加班、内卷,将问题拆解、优化,但在越南创业三年多,他不但没把越南员工卷起来,自己反而也没那么鸡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