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半年,上海交大在医疗板块已融资百亿
随着医疗产业逐渐向纵深迈进,整个行业对于原始创新技术的关注愈发强烈,也正是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高校教授开始不断地向产业界靠拢。堪比光刻机的冷冻电镜,采购量年年提升,何时才能国产化?
冷冻电镜设备或技术的研发涉及材料、光学、生物、计算科学、半导体、系统集成和先进制造等多个技术领域,加之冷冻电镜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一个相对小众的领域,我国缺乏对相关领域的重视和投入,自然缺少相关人才...即将爆发式增长的「儿童颜面管理」市场,谁会胜出?
近几年来,国内隐形正畸产品和企业激增,尽管当前整体市场仍是蓝海,但随着获批产品陆续商业化,竞争加剧将成必然趋势。从想法到上市,创新医疗器械成果转化还需要走多久?
发现问题,再去解决问题,制约医疗器械成果转化的束缚正在逐个被击破。当临床、科研机构、创新企业、资本被有效“串联”,创新的电流就会形成无形的磁场,辐射更大的范围,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学术的转化与落地,企业...微创系第七家提交IPO,这个赛道终于火了?
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CRM器械的植入量和渗透率都将持续提升,中国CRM市场患者群体庞大,有着巨大的增长潜力。国内庞大的需求也呼唤更多的产品满足不同支付能力患者的需求。随着微创心律港交所申报IP...亏损十有八九,科学家创业该如何破解亏损魔咒?
从科研成果到产品,从研发到上市、盈利,企业和科研人员要走过的困难有很多。各个企业之间的团队背景、核心技术、市场和产品属性各有不同,研发与收益的平衡艺术几乎不可能找到标准的方法。4000亿器械出海市场谁是王?
2022年医疗器械出口额再度迸发,2022年1~11月我国医疗器械出口总额达4441.79亿元,预计全年出口额为4785亿元。年均数十亿市场规模,认知障碍筛查或将迎来爆发增长
人类大脑这个由上千亿神经细胞组成的器官与人体的关联至今还未被完全参透,其复杂性由此可见一斑。这也导致了多数神经退行性大脑疾病直到今日都几乎没有什么有效的治疗手段。COVID之后,谁在投资Biotech的A轮?
初创公司和风险投资公司为该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后面还有很多工作亟待解决。新兴的风险投资主体成功接棒后,将有机会做出真正的变革。3年新增104个医学专业,这究竟给医疗产业传递了怎样的信号?
高校对于医疗产业的发展尤为重要,尤其是在近几年,其特征显现得更加明显,这一方面是医疗行业的周期性变化,使得高校站在了极为重要的位置,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高校正做得越来越多,且与产业的距离也在不断拉近。5746家芯片公司「出局」,这一芯片赛道却吸引厂商争先恐后布局
随着助听器需求进一步释放,产业走到了上升转折关键路口。芯片,显然是当下大部分助听器国产厂商抢先占领的一大高地。荧光、3D内窥镜驱动业绩狂飙,国产增速反超巨头?
目前,一次性内窥镜成为全球主要参与者关注的重点赛道,国内也有多家企业布局,从波士顿科学的发展来看,降低成本和提升性能是突出重围的关键。基因治疗先驱,为什么掉队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Sangamo公司对专利的极致保护,作为商业实践可能还是会写进许多商学院和法学院的案例教材,被人长久讨论,但ZFN技术和其相关的研究是否能被铭记,要被打一个问号。最高增长12.2倍,刚开始指数增长却遭遇「集采」摸头杀?
虽然集采、数十家企业参与竞争使神经介入市场日趋白热化,但临床对神经介入技术的需求仍然存在,大量患者仍需神经介入治疗,神经介入手术的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国产神经介入器械仍有较大替代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