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来出发:中国医药行业怎样走出「至暗时刻」
中国的医药行业是一个政策导向型行业,在2015年医药供给侧改革之前,医药行业里几乎全是“坏消息”,在药品价格围猎的那几年里,每隔一段时间,都有全国性的“负面政策”推出。那几年也有宏观环境不好的时候,但...困在疫情下的上海药企:生产、研发近乎停摆,还能撑多久?
所在的公司大小决议全部停摆,所有项目全部暂停。实验室停、临床试验停、生产停、融资停、收款停、物流停,试剂耗材、仪器设备全部断流……同济医院骗保未了局:线索已移交公安机关 骗保入刑多常见?
医疗行为极为专业、复杂,要判断各种细节是否合规,需要检查者有一定专业水平。但在基层医保部门,这一条件未必总能达到。恒瑞的转折点来了吗?
行业寒冬,首先是活下来;其次,活得好的有能力在普遍估值下行期去做一些逆向扩张,来迎接新一轮的上行周期。或许,对于恒瑞来讲,新的故事会开启。行业下半场,创新药企拿什么赌明天?
中国创新药的发展,离不开2001年开始的海归归国浪潮。人才红利,是产业发展的根基。创新药需要什么的人才,也需要进入对“创新药价值”的回归中找寻。国产mRNA新冠疫苗困局:技术突击难补历史差距
在中国,mRNA领域的积淀更少,一直到2019年底,mRNA都是一个十分冷僻的赛道,技术上还存在很多壁垒,而海外的mRNA药企,在九死一生后,递送技术的专利方面布局已相当完善。中国生物医药投资江湖
直到2021年,疫情在美国肆虐,在“共存式”抗疫模式下催生了天量的新冠抗原检测需求,九安医疗,在美国有着现成的准入和渠道布局,在一众新冠抗原检测公司中脱颖而出,接连斩获好几百亿美元的新冠抗原检测订单。...又一条医疗狂热赛道
3月21日,阿斯利康和第一三共的ADC药物Enhertu在国内的上市申请正式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适应症是乳腺癌——业内人对它更为熟悉的一个名称是DS-8201。2022年03月24日 13时中国创新药企人才断层
一位在外企和中国创新药企都工作过的高管坦言,他在创新药企几年,反倒学习到了更多:其一是空杯心态,不要把过去的东西生搬硬套过来;二是体系化的视野和思考;三是能准确的把握老板的一些框架式的想法,落地为可执...长春高新跌下神坛背后:东北药企的时代悲歌
作为东北药企里的一支独秀,长春高新的现金流充沛、日子不算差。甚至连竞争企业都承认,长春高新的产品技术过硬、质量抗打。但只依赖单一产品,股价闪崩跌停仿佛是一场“天花”的预警,毒性必然有一场发作。新冠口服药会不会成下一个「达菲」
“而放大到更大的情况,对那些新冠轻症的没什么症状的人,新冠药物的意义是防止医疗挤兑的出现。对于轻症或者无症状感染者,吃了以后马上不发热、没什么感觉了,就不用去医院,也避免了医疗系统的瘫痪。这种效果是任...CRO暴跌下的冷思考
药明康德虽然公开声明药明生物为独立上市公司,其不持有药明生物任何股份,但未能避免在A股开盘1分钟跌停,港股最高跌幅超过27%。当日,CXO概念股全线跳水,泰格医药、凯莱英、昭衍新药在A股和H股的跌幅大...资本火热涌入的创新器械:另一个血与蜜之地
“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说过,创新就是⽣产要素或⽣产条件的“新组合”。“刘肇新认为,医疗科技创新本身的需要来自于临床,最后也要服务于临床。技术只是一个实现手段,资本只是助力,临床价值才是核心。”